企业经营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人。
因此,提到企业经营要“以人为本”,想必没有一个人会说这句话不正确。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以人为本”,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贯彻下去呢?“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不应该成为被裱在相框内的装饰品,高高挂在墙壁上,这样的豪言壮语无法给企业带来实际的价值。
在日本的优秀企业,“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是可以通过会计报表量化贯彻,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每一个活动中,绝对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
日本优秀企业通常都运用三大会计系统,即:财务会计、经营会计和内部交易会计。而“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在报表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首先,我们认为,企业对于人有三种不同的看法:成本、资本、根本。即,人是企业经营的成本;人是企业经营的资本;人是企业经营的根本。
1、在《财务会计报表》中,人被当作成本看待。
在财务会计中,从员工的工资、培训、福利直到社会保险,都被算作企业的成本。企业需要反复考虑员工的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比重,以此明确人工费高低对企业盈利的影响程度。以这种理念来经营企业,员工只是机械地在企业进行劳动,无法发挥出创造性,如果企业的制度有漏洞,员工往往会铤而走险。
2、在《经营会计报表》中,人被当作资本看待。
在经营会计中,员工被看做企业发展的资本,员工的地位等同于企业的硬件设施、技术水平、银行存款等等。优秀的员工就相当于优秀的机器,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增值效益;而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增值的员工,就会像淘汰落后机器一样遭到解聘。以这种方式经营企业,员工会迫于压力而提高自己,但是无法对企业产生真正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可想而知,这时如果制度出现漏洞,员工依然可能以身试险。
3、在《内部交易会计报表》中,人被当作根本看待。
在内部交易会计中,人才真正被当做企业发展的根本来看待。这种观点认为,人的潜力具有无限性,人的价值不能拿来和机器相比较。因此,要把每个人都被当作人才来培养,不仅培养其职业素养,更要注重培养其人格,把企业作为员工展现才华、施展抱负的地方。这也就是为何在京瓷的《单位时间核算报表》中,并没有人工费这一科目,因为京瓷把员工看作发展的根本,人的价值和潜力不能用金钱衡量。以这种方式经营企业,员工在企业会感到强烈的归属感,并自发地提升自己,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发自内心的愿意与企业长期共同成长,荣辱共担。
总之,被迫的努力是有限的,正确运用“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并通过会计和制度体系渗透到企业每位员工的内心深处,化员工被动为主动,迸发出的能量将是巨大的。
下一篇:如何制定阿米巴经营落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