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刊文称,无论眼下还是未来,在新中国外交历史上,发生于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对日舆论战,都是值得铭记的。国际社会对中日两国因历史和领土问题爆发的矛盾,未必能够保持长期关注的兴趣。归根结底,在这场或将旷日持久的舆论战中,练好内功,中国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章摘编如下:
在新中国外交历史上,发生于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对日舆论战,都是值得铭记的。其中尤为难忘之处,莫过于驻亚、非、欧洲各国大使的精彩表现。各位大使积极主动参与,迅速应对,论辩内容深入到对相关史实的补充介绍,源于驻在国历史文化的典故更是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这样的言说方式与手段,不仅跨越了文化阻隔,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对于澄清真相、阐明立场、维护中国形象、赢得广泛支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但与此同时,一个事实不容忽视:国际社会对中日两国因历史和领土问题爆发的矛盾,未必能够保持长期关注的兴趣;而尽管中国占据道义和舆论上的优势,其能够产生的实际效果,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归根结底,在这场或将旷日持久的舆论战中,练好内功,中国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首先,专注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在眼下和未来,都仍然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强盛的国力,既是成熟、自信的国民心态产生的基础,又是在外交时掌握话语权、发挥国际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对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百余年的屈辱历史,就是最好的注解。所谓“弱国无外交”,再恰切不过地形容了因实力不足,在外交事务中不得不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盘点近两年世界对中国的态度,可以发现,韩国总统朴瑾惠上任后一反惯例,将首次出访的第二站由日本改为中国,在西大门监狱申遗、慰安妇等涉及日本侵略历史的问题上,屡屡主动与中国联手;美国对安倍2013年底的拜鬼之行,表现出罕见的严厉态度,多次催促日本改善与邻国的关系。
日本为构筑对华包围圈而千方百计拉拢的东盟各国,并未对其言听计从;近来,英国开始简化中国人办理签证的流程。这些,都要归结于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中国蓬勃发展的巨大市场,蕴藏着丰富的机会,保持良好的对华关系,是建立合作、让自身从中受益的必要前提。
其次,保护日本侵华遗迹,应该成为长期致力的系统工程。
设立抗战纪念日,开设专栏反思甲午战争,公布侵华日军档案研究的成果,对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等申请世遗,迎接远征军遗骨回国,在新世纪的首个甲午年亦即“二战”胜利迎来70周年纪念之时,中国屡屡就历史问题表态,既是为唤醒世人的历史记忆,也是对日本政界部分人士错误言行的有力反击。
但是,不尽如人意之处依然存在:慰安妇、劳工等饱受摧残的群体年事已高,含恨离世;日本殖民建筑年久失修,严重受损,甚至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浪潮中被夷为平地;侵华档案、照片散落民间乃至海外;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造成这些缺憾,有社会、历史方面的客观原因。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弥补缺陷,尤为必要。因为中国曾经是长期遭受日本侵略的重灾区,就侵略遗迹的保护制定规划,不仅向全世界昭示了鲜明的态度,对历史的回顾和深入了解,也有助于教育当今的年轻人勿忘国耻。
再次,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日本,值得中国深思。“纠结”一词,道尽了中国人复杂的对日心态:憎恨其近代以来的侵略行径和文过饰非之举,又对以细致精良著称的日本制造欲罢不能。殊不知,这样的矛盾心理,恰恰反映了两国难以割舍的牵绊。
日本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既实现经济腾飞,而今经济总量虽被中国超越,但实力不可小觑。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对于这个邻国更多的应该是接纳、学习的心态,这不仅是借鉴其成败得失经验的需要,更是大国形象的题中应有之义。(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