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瓷创业开始,稻盛和夫就经常主动接受别的公司认为“不能做”的产品订单。
稻盛和夫这么说,有人或许会认为,京瓷一开始就具有值得夸耀的高技术。实际上并非如此。对于一个弱不禁风的、新生的小企业而言,稻盛和夫这样做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稻盛和夫们最早生产的产品,前面已经提到,是提供给松下电子工业的绝缘零件,用在电视机显像管上的。
京瓷公司成立后,生产虽然很顺利,但如果只有单一的一种产品,经营就很不稳定。因此稻盛和夫考虑,以已开发的技术及业绩为基础,将业务往横向进一步拓展。稻盛和夫们开始针对东芝、日立、NEC等大型电子企业展开促销推广活动。
首先,稻盛和夫们扩大宣传:“稻盛和夫们公司具备新技术,可以制造这种新型陶瓷绝缘产品。”想用这个办法接触客户。然而,一开始并不成功,因为这些大企业已经将此类产品的订单发给了原先合作的陶瓷厂家。
不仅如此,大企业的工程师们还觉得,将订单发给京瓷这种没有名气的小企业很不放心。要把已经发往有老关系的陶瓷企业的订单转发给刚开张的新企业京瓷,这根本就不可能。
于是,这些工程师们必然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
既然你们有这种新型陶瓷技术,那么,这个产品你们能做吗?
他们拿出来的是被别的陶瓷厂家拒绝的、难度很高的产品,问稻盛和夫们能不能开发。
这时候,如果稻盛和夫回答:“稻盛和夫们做不了。”那么,合作的事就彻底没希望了。
虽然在事实上稻盛和夫们只具备制造显像管电子枪上绝缘材料的技术,但是,面对客户的这种要求,稻盛和夫只能立即回答: 行,稻盛和夫们能做。
如果不这么说,对方就再也不会答理你了,企业的经营就难以维持。因此稻盛和夫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往前冲,稻盛就是在这种毫不给自己留退路的经营原则上,把京瓷订单接了下来,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让京瓷有了华丽转身的资本。
上一篇:八大系统交织而成的阿米巴体制
下一篇:稻盛和夫:事业机遇取决努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