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组织的伟大,在于它能不能把优秀的人变卓越,把平庸的人才变优秀。
1、企业之强在于强人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亦有句名言: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
同样,企业之强在强人。一个企业的强大,不在于收入强,也不在于是不是世界500强,而在于它能不能培养和凝聚起一支全球最顶尖的人才队伍。
华为任正非曾说:“什么都可以缺,人才不能缺;什么都可以少,人才不能少;什么都可以不争,人才不能不争。”作为一家技术型企业,华为今时今日的成功离不开其对人才持之以恒的重视。
在一切都不稳定的时代里,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管理策略,才是企业面临动荡时最大的保障。
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精力无论多么充沛,投入到残酷的商海竞争中都只是沧海一粟,因此,企业想要基业长青,就需要一个核心团队的共同努力。
过去大多数管理都把人视为“生产要素”,就如同工业机械上的螺丝钉一样,零部件损坏了,可以换新的。新的部件和旧的部件可以互换,只要肯出高薪聘请。
然而,很多人都忽略了人之所以为人,是每个人都有独特之处,而且极为复杂。经营者需要勇于放手让员工去做,而不是试图驾驭他们。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曾有一把火,都曾满怀热情地想干出一番事业,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在工作中得到体现,是公司的定海神针,是团队的中流砥柱,这样才有存在感。
2、要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
企业的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事业的成败确实跟是否能吸引到合适的人才息息相关。无论是多么伟大的事业,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去传承,也会逐渐走向衰落。
90%以上的企业难以发展壮大,往往是人才难以培养,导致企业规模增长困难。
因此,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潜能,让员工“人尽其才”,是经营的第一要诀。
企业要发展必须不断细分市场,开发更多新的SBU业务,然后把人才放上去并培养出来。当找到更多的SBU,就能任命更多的部门领导人,培养出更多的经营人才。
我们总认为企业没有人才,实际上是因为企业经营的思想有问题,没有细分市场,没有开发出更多新的SBU业务,所以人才不能脱颖而出,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就是先找到SBU。
有人曾问过杰克•韦尔奇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杰克•韦尔奇简洁地回答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如何找到好的人,激励他,培养他,产生好的业绩,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就是通用电气做大的奥秘。
经营企业,其实就是经营人。
而经营人的工作,就是不断细分市场,开发更多新的SBU业务,然后把人才放上去,然后从物质和精神上进行激励、培养,给面子、给票子、给位子,才能激活个体,企业才会越做越大。
简而言之,就是做到以下几点:
1.满足员工的马斯诺需求,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给予员工最好的福利和回报;
2.把企业变成赛马平台,让员工在上面大展身手;
3.最重要的是搭建一套大量培养经营人才的经营模式,进行赋权赋能,实现全员自主经营,达到物质与精神双丰收!
归根结底,经营就是经营人心,人心经营好了,事业就可以做出来。
无论是“铁三角”的华为,还是用“人单合一”模式打造平台化企业的海尔,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回到“人”身上。
3、让员工的成长看得见
《人件》中提到过:管理者的工作不是让大家去工作,而是创造环境,让大家顺利开展工作。
一家有良知的企业,是以奋斗者为根本,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学习机会,还有好的薪酬待遇。
让员工看得见成长,即便他选择离开时,也能由衷地对公司说声“谢谢”。这样的企业,才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企业可以借助“阿米巴经营会计”,每天进行附加价值的核算,通过量化的业绩可以让员工明白改善从哪里入手,对自己每天的进步一目了然,不用等到年底再给员工做感性评价。
让企业回归原点,回归企业存在的真正意义上——培养人才在于循环改善,让员工的成长看得见,从而对企业产生归属感。
没有人才的成长,就没有企业的成长。人才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人才的进一步发展。
可以说,人才成长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速度。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如果没有一颗让员工成长的心,那么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员工,还有企业本身。
一个优秀的企业经营者,应该掌握很多支撑点,以便更好地为员工创造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的成长有空间、看得见,借此来撬动更多的人心,加强凝聚力。